扣税赡养老人分摊方式该怎么填写?


在个人所得税申报中,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的分摊方式填写是一个重要环节。下面为你详细介绍相关内容。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的概念。这是国家为了减轻纳税人赡养老人的经济负担,在计算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允许纳税人按照规定标准扣除一定金额的政策。简单来说,就是你赡养老人花了钱,国家帮你少交点税。关于分摊方式,主要有三种,分别是平均分摊、被赡养人指定分摊和赡养人约定分摊。平均分摊就是兄弟姐妹之间平均分配每月2000元的扣除额度。例如,有两个兄弟姐妹,那么每人每月可扣除1000元。这种方式简单直接,容易操作。被赡养人指定分摊是指由被赡养人(也就是老人)来决定每个赡养人扣除的额度。比如老人指定老大扣除1500元,老二扣除500元。这种方式体现了老人的意愿。赡养人约定分摊则是赡养人之间自行协商确定各自的扣除额度。比如兄弟姐妹经过商量,老大承担家庭主要经济压力,约定老大扣除1200元,老二扣除800元。法律依据方面,根据《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第二十二条规定,纳税人为非独生子女的,由其与兄弟姐妹分摊每月2000元的扣除额度,每人分摊的额度不能超过每月1000元。可以由赡养人均摊或者约定分摊,也可以由被赡养人指定分摊。约定或者指定分摊的须签订书面分摊协议,指定分摊优先于约定分摊。具体填写流程如下:当你在个人所得税APP上进行申报时,在赡养老人信息填写页面中,选择相应的分摊方式。如果是平均分摊,系统会自动计算每人的扣除额度;如果是指定分摊或约定分摊,需要上传书面分摊协议。同时,要确保填写的分摊信息真实、准确,因为税务机关可能会进行核查。总之,在填写扣税赡养老人分摊方式时,要根据家庭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并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和申报流程进行操作,以确保享受到应有的税收优惠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