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才会留下案底?
我有点担心自己会不会留下案底。之前和人有点小冲突,不过没造成严重后果。我想知道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才会留下案底呢?是只要违法就会有案底,还是有更严格的条件?
展开


要理解怎样才会留下案底,首先要明白案底的定义。案底一般指的是某人过去违法犯罪行为的记录,也被叫做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在我国法律中,它主要是由公安部门保存的有关人员的犯罪信息。 从法律层面来讲,只有被人民法院判定有罪,才会留下案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二条规定,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这就意味着,如果只是被公安机关进行了传唤、询问,或者是被行政拘留、司法拘留等,这些情况并不会留下案底。因为行政拘留是对违反治安管理但不构成犯罪的人给予的一种处罚;司法拘留则是人民法院对妨害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刑事诉讼情节严重的人,在一定期间内限制其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措施,它们都不属于犯罪。 然而,如果涉及刑事案件,经过侦查、审查起诉后,最终被人民法院判决有罪,无论是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还是被单独适用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等附加刑,都会留下案底。比如张三因盗窃他人财物,经过法院审理,认定其构成盗窃罪并判处了相应刑罚,那么张三就会留下案底。 另外,对于一些未成年人犯罪的情况,我国有专门的犯罪记录封存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六条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当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犯罪记录被封存的,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但司法机关为办案需要或者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的除外。依法进行查询的单位,应当对被封存的犯罪记录的情况予以保密。这一制度旨在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帮助他们更好地回归社会。 总之,只有经法院判决有罪才会留下案底,而其他非犯罪的违法或违规行为通常不会产生案底。但不同情况的法律适用较为复杂,如有具体疑问,建议咨询专业法律人士。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