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诈骗如何量刑最轻?


群体诈骗,也称为共同诈骗犯罪,是指两人以上共同故意实施诈骗行为。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对于群体诈骗的量刑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及相关司法解释来确定的。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对于群体诈骗中想要量刑最轻的情况,首先要明确在共同犯罪中,主犯和从犯的量刑是有区别的。根据《刑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所以,如果在群体诈骗中所起的作用较小,有证据证明自己是从犯,那在量刑上会相对有利。 其次,有一些情节可以被视为从轻量刑的因素。比如,犯罪嫌疑人如果具有自首情节,根据《刑法》第六十七条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如果是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也以自首论。 立功表现也是从轻量刑的重要因素。根据《刑法》第六十八条规定,犯罪分子有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的,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等立功表现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积极退赃、退赔也能对量刑产生积极影响。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规定,对于退赃、退赔的,综合考虑犯罪性质,退赃、退赔行为对损害结果所能弥补的程度,退赃、退赔的数额及主动程度等情况,可以减少基准刑的30%以下。 获得被害人谅解同样有助于从轻量刑。如果能通过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式获得被害人的谅解,人民法院在量刑时也会酌情从轻处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