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协调确定管辖的案件该如何处理?
我遇到一个案子,现在涉及到不同地区的法院都有管辖权,听说要通过协调来确定最终管辖的法院。我不太清楚在协调确定管辖之后,这个案件后续会怎么处理,是和普通案件一样吗?有什么特殊的流程或者需要注意的地方吗?
展开


在法律领域中,协调确定管辖指的是当不同法院之间对于案件管辖权存在争议时,通过相互沟通、协商来明确究竟由哪个法院来审理该案件。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几个法院对同一案件都有管辖权,或者因为行政区划变动等原因导致管辖权不清晰的状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三十八条规定,两个以上人民法院之间因管辖权发生争议,由争议双方协商解决;协商解决不了的,报请它们的共同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四十条进一步明确,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三十八条第二款规定,发生管辖权争议的两个人民法院因协商不成报请它们的共同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时,双方为同属一个地、市辖区的基层人民法院的,由该地、市的中级人民法院及时指定管辖;同属一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两个人民法院的,由该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高级人民法院及时指定管辖;双方为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协商不成的,由最高人民法院及时指定管辖。 对于协调确定管辖的案件,一旦管辖权确定之后,负责管辖的法院会按照正常的诉讼程序来处理案件。也就是说,会进行立案登记,然后向被告送达起诉状副本等法律文书,告知被告相关的诉讼权利和义务。接着安排开庭审理,在庭审过程中,双方当事人可以进行举证、质证和辩论。法院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和相关法律规定,作出公正的判决。 不过,这类案件可能在前期协调管辖权的过程中会花费一些时间,这可能会导致整个诉讼周期相对长一些。而且,因为是经过协调确定的管辖,法院在审理时可能会更加谨慎,以确保案件得到妥善处理。当事人在这个过程中,要积极配合法院的工作,按照法院的要求提供相关材料和参加诉讼活动。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