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空坠物没有直接证据该怎么处理?


在日常生活中,高空坠物是一种极具危险性的行为,当没有直接证据时,处理这类事件要依据相关法律规定。首先,我们来明确一下高空坠物相关的法律概念。高空坠物指的是从高处掉落物体,对他人人身或财产造成损害的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五十四条规定,禁止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的,由侵权人依法承担侵权责任;经调查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补偿后,有权向侵权人追偿。 当没有直接证据时,处理步骤一般如下:第一步,受害人应立即报警。警方会进行现场勘查,收集相关证据,比如坠物的位置、周围环境等,还会询问周边的目击证人,尽量寻找可能的线索。第二步,由公安机关等相关部门进行调查。他们会排查可能抛掷物品的楼层和住户,通过走访、查看监控等方式,尽力确定具体侵权人。如果经过调查还是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就会进入下一步。第三步,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承担补偿责任。这意味着整栋楼中可能抛掷物品的住户,除非能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否则都要给予受害人一定的补偿。例如,住户能提供当时家中无人或者有其他证据证明自己不可能是侵权人的,就可以免除补偿责任。 此外,物业服务企业等建筑物管理人应当采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防止前款规定情形的发生;未采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的,应当依法承担未履行安全保障义务的侵权责任。所以,如果物业没有尽到相应的安全保障义务,比如没有安装监控或者对可能存在的高空坠物隐患没有进行排查等,物业也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 在整个处理过程中,受害人要注意保存好相关的证据,比如医疗记录、事故现场照片等,以便后续维护自己的权益。同时,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也要积极配合调查,提供相关证据证明自己的清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