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双方都有责任该如何处理?


当交通事故中双方都被认定有责任时,通常可以按照以下步骤来处理。 首先,在事故发生后,要及时报警并通知保险公司。报警的目的是让交警到现场进行勘查和处理,出具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这是确定双方责任比例的重要依据。通知保险公司则是为了后续的理赔事宜。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条规定,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造成人身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 接着,等待交警对事故责任进行认定。交警会根据现场勘查、当事人陈述、证人证言等多方面因素,确定双方的责任比例。常见的责任划分有同等责任、主次责任等。如果双方对责任认定结果有异议,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向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提出复核申请。《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七十一条规定,当事人对道路交通事故认定或者出具道路交通事故证明有异议的,可以自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或者道路交通事故证明送达之日起三日内提出书面复核申请。 然后,进行理赔程序。如果双方都投保了交强险,那么在交强险的责任限额范围内,由保险公司进行赔偿。交强险的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财产损失等。超出交强险责任限额的部分,按照双方的责任比例分担。比如,如果是同等责任,双方各自承担50%的损失;如果是主次责任,通常主责方承担70%,次责方承担30%。根据《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第二十一条,被保险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本车人员、被保险人以外的受害人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依法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 如果双方就赔偿问题无法达成一致,可以通过协商、调解或者诉讼的方式解决。协商是双方直接沟通,尝试达成赔偿协议;调解可以由交警部门或者人民调解委员会等第三方介入,协助双方解决纠纷;诉讼则是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由法院根据事实和法律作出判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