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无人继承又无人受遗赠的遗产应如何处理?
我家里有位老人去世了,他没有继承人,也没立遗嘱指定受遗赠人。现在留下了一些房产和存款,我不知道这些遗产该怎么处理,想了解一下法律上对于这种无人继承又无人受遗赠的遗产是如何规定处理方式的。
展开


在生活中,当出现无人继承又无人受遗赠的遗产时,法律对其处理方式有着明确的规定。 首先,我们来解释一下“无人继承又无人受遗赠”这个概念。无人继承是指被继承人去世后,没有法定继承人来继承其遗产;无人受遗赠则是指被继承人没有通过遗嘱将遗产赠与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简单来说,就是被继承人的遗产处于没有合法接收人的状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条规定,无人继承又无人受遗赠的遗产,归国家所有,用于公益事业;死者生前是集体所有制组织成员的,归所在集体所有制组织所有。 具体来讲,如果死者生前不是集体所有制组织成员,那么他的遗产就会归国家所有。国家会将这些遗产用于公益事业,比如教育、医疗、扶贫等方面,让这些遗产能够发挥更大的社会价值。例如,一些孤寡老人去世后,他们的遗产可能会被国家接收,然后投入到改善贫困地区教育条件的项目中。 而如果死者生前是集体所有制组织成员,像农村集体组织成员,那么他的遗产就会归所在的集体所有制组织所有。集体所有制组织可以用这些遗产来发展集体事业,比如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发展农业生产等。例如,某农村老人去世后没有继承人,他留下的土地和房屋等遗产就可能归村集体所有,村集体可以将土地流转出去发展产业,用获得的收益来改善村里的公共设施。 在处理无人继承又无人受遗赠的遗产时,一般会先对遗产进行清理和保管。相关部门或者组织会确定遗产的范围和价值,防止遗产被损坏或者流失。然后,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将遗产进行相应的处理。同时,如果在遗产处理过程中,有人对遗产提出主张,比如声称自己是继承人或者受遗赠人,那么就需要通过法律途径来确定其主张是否合法。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