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无主物构成要件怎样认定?

我在外面发现了一些物品,不确定它是不是无主物。我想知道无主物的构成要件是怎么认定的,依据什么来判断一个物品是不是无主物呢?了解这些对我来说很重要,希望能得到专业解答。
展开 view-more
  • #无主物认定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无主物,简单来说就是在一定时间内没有明确所有人的物品。对于无主物构成要件的认定,在我国虽然没有统一明确的法条进行完整界定,但可以从相关法律规定和法律原理中梳理出一些要点。 首先,要从物品的客观状态来看。无主物应当处于无人占有和控制的状态。占有是指人对物的实际管领和控制。例如,在荒郊野外发现的一块石头,周围没有任何人对其进行实际的管理和控制,从外观和实际情况看,它处于无人占有状态。这里的无人占有并非是暂时的脱离占有,比如某人不小心丢失了自己的钱包,在其寻找的过程中,钱包虽然暂时不在其手中,但它并不是无主物,因为它有明确的所有人,只是处于一种短暂的失控状态。 其次,关于所有权的归属情况。无主物要求没有明确的所有人。从法律角度讲,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如果一个物品,经过各种合理的途径都无法找到其所有人,那么它就符合无主物在所有权方面的构成要件。比如,对于一些年代久远且无法追溯到原所有人的埋藏物、隐藏物等,如果通过公告等方式仍然无法找到权利人,那么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认定为无主物。我国《民法典》第三百一十九条规定,拾得漂流物、发现埋藏物或者隐藏物的,参照适用拾得遗失物的有关规定。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而对于拾得遗失物,规定应当返还权利人,有关部门收到遗失物,知道权利人的,应当及时通知其领取;不知道的,应当及时发布招领公告。自发布招领公告之日起一年内无人认领的,遗失物归国家所有。这里虽然说的是遗失物,但原理上对于判断无主物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再者,无主物的形成原因也是认定的一个方面。它可能是因为原所有人抛弃而形成。抛弃是一种单方法律行为,原所有人以自己的意思表示放弃对该物的所有权。例如,某人将自己不再需要的旧家具扔到垃圾桶旁边,明确表示放弃对该家具的所有权,此时该家具就可能成为无主物。但是在判断是否为抛弃行为时,要结合行为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和具体行为来综合考量。如果只是将物品暂时放置在一边,不能轻易认定为抛弃。 最后,认定无主物还需要遵循一定的程序。在很多情况下,不能仅凭自己的主观判断就认定一个物品为无主物。比如发现了疑似无主的埋藏物,应当及时报告有关部门,由相关部门通过调查、公告等程序来确定其是否为无主物。如果经过法定程序仍然无法确定所有人,才能最终认定为无主物。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