雇佣关系和承揽关系该如何认定?


在法律实践中,准确认定雇佣关系和承揽关系十分重要,因为这两种关系所涉及的权利义务和法律责任存在明显差异。下面将从不同方面为你详细介绍如何认定这两种关系。 首先,从定义上看,雇佣关系是指受雇人向雇佣人提供劳务,雇佣人支付相应报酬形成权利义务关系。简单来说,就是一方给另一方打工,按照对方的要求做事,然后获得工资。而承揽关系是承揽人按照定作人的要求完成工作,交付工作成果,定作人给付报酬的合同关系。比如你找装修公司装修房子,装修公司按照你的要求完成装修工作,你支付费用,这就是典型的承揽关系。 在判断两者时,可以从以下几个关键要素入手。一是人身依附性。在雇佣关系中,受雇人在一定程度上要听从雇佣人的指挥和安排,工作的时间、地点、方式等往往由雇佣人决定。例如,工厂里的工人要按照工厂规定的时间上下班,按照主管的安排进行生产操作。而承揽关系中,承揽人有较大的自主性,他们可以自行决定工作的时间、方式等,只要最终能交付符合要求的工作成果即可。比如,一个摄影师承接了婚礼拍摄业务,他可以自己决定在婚礼现场如何拍摄、使用什么设备等。 二是报酬支付方式。雇佣关系一般是定期支付报酬,通常是按月或者按周支付工资。而承揽关系通常是在完成工作成果后一次性支付报酬,或者按照工作进度分阶段支付。 三是工作内容的专业性。雇佣关系中,受雇人提供的劳务可能相对简单、重复性强,不需要太高的专业技能。而承揽关系中,承揽人通常需要具备特定的专业技能和设备来完成工作。比如,建筑工程的承揽方需要有专业的施工团队和建筑设备。 从法律依据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合同编对承揽合同有明确规定,第七百七十条规定:“承揽合同是承揽人按照定作人的要求完成工作,交付工作成果,定作人支付报酬的合同。承揽包括加工、定作、修理、复制、测试、检验等工作。”虽然民法典中没有对雇佣合同进行专门的详细规定,但在司法实践中,对于雇佣关系的处理也有一系列的法律原则和规定可以遵循。 在具体案件中,认定雇佣关系和承揽关系需要综合考虑以上多个因素,结合案件的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如果你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相关问题,建议咨询专业的法律人士,以便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