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中是怎样认定遗产的?
我家里最近涉及一些财产继承方面的事情,对于哪些财产属于遗产不太清楚。想了解在《民法典》里,到底是怎么认定遗产的,像一些比较特殊的财产,比如知识产权收益、虚拟财产等,算不算遗产呢,希望能给讲讲。
展开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遗产的认定有明确规定。首先,从定义上来说,根据《民法典》第1122条,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 ,但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根据其性质不得继承的遗产,不得继承。通俗来讲,就是一个人去世后,他名下的合法东西才可能成为遗产来被继承。 遗产的范围比较广泛,包括但不限于公民的收入、房屋、储蓄和生活用品、林木、牲畜和家禽、文物、图书资料、生产资料、著作权、专利权中的财产权利等合法财产。例如,老张去世后,他的工资存款、自住的房子、家里的金银首饰等,只要是合法拥有的,都属于遗产范围。不过,像某些具有人身专属性的抚恤金等,因为其性质是给特定人的,不属于遗产范围。 在认定遗产时,还需要注意区分个人财产和共有财产。如果是夫妻共同财产,比如夫妻共有的房子,一方去世后,要先把房子属于在世一方的部分分出来,剩下的才是去世一方的遗产。再比如家庭共有财产,也要先划分清楚,确定属于被继承人的那部分财产才能作为遗产。 此外,一些特殊情况也有相应规定。对于被继承人债务的清偿,也是在遗产范围内进行。如果继承人继承了遗产,就要在遗产实际价值范围内清偿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总之,遗产的认定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依据法律规定准确判断。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