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经营罪两种情形如何认定?
我朋友因为一些经营行为被怀疑涉及非法经营罪。听说非法经营罪有两种情形的认定,我不太清楚具体是怎么回事。我想了解一下,这两种情形是如何认定的,认定的标准和依据是什么,希望能有专业的解答。
展开


非法经营罪是指违反国家规定,从事非法经营活动,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下面为您详细介绍非法经营罪两种常见情形的认定。 第一种情形是未经许可经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专营、专卖物品或者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这里的“未经许可”,简单来说就是没有得到相关政府部门的批准。“专营、专卖物品”指的是由国家指定的机构或企业进行专门经营的物品,比如烟草、食盐等。“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国家根据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限制自由买卖的物品,例如易燃易爆物品、药品等。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规定,违反国家规定,有下列非法经营行为之一,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其中就包括未经许可经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专营、专卖物品或者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的。 第二种情形是买卖进出口许可证、进出口原产地证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经营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进出口许可证是国家管理进出口贸易的重要凭证,进出口原产地证明则是证明货物原产国或地区的文件。其他经营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也是企业合法经营特定业务的依据。 同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买卖这些许可证或批准文件,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也构成非法经营罪。对于“情节严重”的判断,司法实践中通常会综合考虑非法经营的数额、违法所得的数额、经营的时间长短、对市场秩序的破坏程度等因素。 总之,非法经营罪的认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严格依据法律规定和具体的案件事实来判断。如果涉及到相关法律问题,建议及时咨询专业的法律人士。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