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民法典中,自然人挂靠资质该如何认定?

我最近遇到了涉及自然人挂靠资质方面的事情,不太清楚具体该怎么去认定这种行为。比如在一些工程合作中,有人说是挂靠资质,但我不确定是不是真的属于挂靠,也不清楚这种行为在法律上到底怎么看,想知道具体的认定标准和相关法律规定。
展开 view-more
  • #挂靠资质
  • #民法典
  • #工程挂靠
  • #资质认定
  • #法律规定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自然人挂靠资质的认定,需要依据相关法律规定来判断,具体分析如下: 首先,从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性角度来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一是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是意思表示真实;三是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而自然人挂靠资质,如果该行为违反了法律强制性规定,那么该挂靠行为不具有法律效力。例如,在一些行业中,明确规定需要特定资质才能从事相关业务,自然人若不具备该资质而通过挂靠取得,这种行为就是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 其次,在工程挂靠方面,有多种情形可以认定挂靠行为: 1. 没有资质的单位或个人借用其他施工单位的资质承揽工程的。比如个人没有建筑施工资质,却借用有资质的建筑公司的资质去承接建筑工程。 2. 有资质的施工单位相互借用资质承揽工程的。 3. 专业分包的发包单位不是该工程的施工总承包或专业承包单位的。 4. 劳务分包的发包单位不是该工程的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单位或专业分包单位的。 5. 施工单位在施工现场派驻的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质量管理负责人、安全管理负责人中一人以上与施工单位没有订立劳动合同。 6. 实际施工总承包单位或专业承包单位与建设单位之间没有工程款收付关系,或者工程款支付凭证上载明的单位与施工合同中载明的承包单位不一致,又不能进行合理解释并提供材料证明的。 7. 合同约定由施工总承包单位或专业承包单位负责采购或租赁的主要建筑材料、构配件及工程设备或租赁的施工机械设备,由其他单位或个人采购、租赁,或者施工单位不能提供有关采购、租赁合同及发票等证明,又不能进行合理解释并提供材料证明的。 另外,根据《建筑法》第二十六条规定,承包建筑工程的单位应当持有依法取得的资质证书,并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业务范围内承揽工程。禁止建筑施工企业超越本企业资质等级许可的业务范围或者以任何形式用其他建筑施工企业的名义承揽工程。禁止建筑施工企业以任何形式允许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使用本企业的资质证书、营业执照,以本企业的名义承揽工程。 总之,自然人挂靠资质从事经营活动,如果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该挂靠行为不具有法律效力。在实际生活中,要准确判断自然人挂靠资质的行为,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依据具体的法律条文来认定。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