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如何认定非善意债权转让呢?
我最近涉及到一个债权转让的纠纷,对方转让债权的行为我觉得不善意,但不太确定。我想具体了解下认定非善意债权转让有哪些标准和要点,这样能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
展开


债权转让是指在不改变合同内容的前提下,债权人通过与第三人订立合同,将债权的全部或部分转移给第三人。而善意,通俗来讲就是不知情且无恶意。那么非善意债权转让,就是在转让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良的、有违诚信等原则的行为。 认定非善意债权转让,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看转让双方是否存在恶意串通。如果转让人与受让人故意勾结,为了损害其他债权人等第三人的利益而进行债权转让,这种就是非善意的。例如,债务人与受让人串通,通过低价转让债权,使得其他债权人难以实现债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四条规定,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其次,看受让人是否明知债权存在瑕疵。如果受让人在受让债权时,明明知道该债权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债权可能无法实现、债权存在争议等,却仍然受让,那么这种转让可能被认定为非善意。比如,转让的债权已经被法院判决不能实现,但受让人仍然接受转让,这就不符合善意的要求。 再者,看转让的价格是否明显不合理。如果债权转让的价格远远低于市场价值,且没有合理的解释,那么很可能存在非善意的情况。例如,正常价值100万元的债权,以10万元的价格转让,又没有合理的原因,就可能被认定为非善意转让。 最后,还要看转让的程序是否合法合规。如果在转让过程中,没有按照法律规定或者合同约定的程序进行,比如没有通知债务人等,也可能影响转让的善意性。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四十六条规定,债权人转让债权,未通知债务人的,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