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关于肖像的制作及肖像精神利益方面的加害行为怎么认定?

我不太清楚在肖像制作和肖像精神利益方面,什么样的行为算加害行为。我自己的肖像之前好像被人拿去做了一些我没同意的事,我感觉心里很不舒服,可又不确定对方是不是侵害了我的权益,想了解下这方面加害行为是如何认定的。
展开 view-more
  • #肖像权认定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法律领域,对于肖像的制作及肖像精神利益方面的加害行为认定有着明确的规定和考量因素。下面为您详细介绍。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肖像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八条规定,自然人享有肖像权,有权依法制作、使用、公开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肖像。肖像是通过影像、雕塑、绘画等方式在一定载体上所反映的特定自然人可以被识别的外部形象。 对于肖像制作方面的加害行为认定,未经肖像权人同意而制作其肖像,通常就属于加害行为。比如,偷偷拍摄他人照片用于商业用途,这种行为没有经过肖像权人的许可,擅自进行了肖像的制作,明显侵犯了肖像权人的权利。这是因为肖像权人对自己肖像的制作有自主决定权,他人不得随意干涉。 而在肖像精神利益方面的加害行为认定,主要看行为是否给肖像权人造成了精神损害。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三条规定,侵害自然人人身权益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当他人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使用肖像,或者以违背公序良俗的方式侵害肖像,导致肖像权人精神痛苦,就构成了对肖像精神利益的加害。例如,恶意丑化、污损他人肖像,在网络上传播丑化后的肖像,给肖像权人带来极大的精神压力和心理伤害,这就属于加害行为。 在认定这类加害行为时,还需要考虑行为的主观过错。如果行为人是故意实施侵害肖像权及肖像精神利益的行为,其责任更重。当然,即使是过失行为,只要造成了损害后果,同样可能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此外,在实践中,判断是否构成加害行为还需结合具体的情节和后果。比如,使用肖像的范围、影响程度等因素都会影响最终的认定。如果只是在小范围内、非恶意地使用了他人肖像,且未造成明显的精神损害,可能不被认定为加害行为;但如果是大规模传播、造成恶劣影响的,就很可能构成侵权。 总之,肖像的制作及肖像精神利益方面的加害行为认定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依据相关法律规定进行判断。当您认为自己的肖像权受到侵害时,要及时保留证据,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