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死亡,另一方如何继承夫妻共有财产?


在一方死亡的情况下,另一方继承夫妻共有财产需要遵循一定的法律规定和流程。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首先,要明确夫妻共有财产的范围。夫妻共有财产是指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所共同拥有的财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工资、奖金、劳务报酬;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知识产权的收益;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但是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夫妻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在一方死亡后,并非所有的夫妻共有财产都能直接由另一方继承。因为这些财产中,有一半本来就是在世一方的财产。比如,夫妻双方有一套价值100万的房子和50万的存款,这150万属于夫妻共有财产。那么,首先要将这150万进行分割,其中75万是在世一方本来就拥有的财产,另外75万才是去世一方的遗产。接下来,对于去世一方的遗产,要按照继承顺序进行继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为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也就是说,在世的配偶、子女以及去世一方的父母都是第一顺序继承人,他们都有权继承去世一方的遗产。还是以上面的例子来说,去世一方的75万遗产,要由在世配偶、子女、父母共同继承。如果有两个子女,且父母都在世,那么这75万就要由在世配偶、两个子女、父母共五人平均分配,每人可以继承15万。最后,在实际操作中,在世一方需要准备相关的证明材料,如死亡证明、结婚证、财产证明等,然后到相关部门办理财产过户等手续。如果涉及到房产等不动产的继承,可能还需要进行公证等程序。总之,一方死亡后,另一方继承夫妻共有财产需要先分割出属于自己的部分,然后再按照法定继承顺序继承去世一方的遗产。在处理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进行,以确保自己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