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案件有争议时如何判决?
在刑事案件中,当存在争议时,判决会依据一系列的法律规定和原则进行。
首先,法院会遵循“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基本原则。这意味着判决要建立在准确认定事实的基础上,并且严格按照法律条文来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条明确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必须依靠群众,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对于有争议的案件,法院会全面审查证据,通过庭审质证、辩论等环节,来查明案件的真实情况。
在证据审查方面,遵循证据裁判原则。《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五条规定,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确实、充分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证据确实、充分,应当符合以下条件:(一)定罪量刑的事实都有证据证明;(二)据以定案的证据均经法定程序查证属实;(三)综合全案证据,对所认定事实已排除合理怀疑。对于有争议的证据,法院会审查其合法性、真实性和关联性。如果证据存在非法取得的情况,依据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该证据将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
在法律适用上,法官会根据查明的事实,准确适用相应的法律条文。对于法律条文的理解和解释,会遵循立法原意和相关的司法解释。当存在法律适用争议时,法官会参考上级法院的指导性案例、法学理论等,来做出 合理的判断。
在整个审判过程中,控辩双方都有权利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刑事诉讼法》第十一条规定,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人民法院有义务保证被告人获得辩护。通过双方的辩论,法官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案件的争议焦点和双方的主张,从而做出公正的判决。
如果案件存在重大争议,可能会经过合议庭的讨论,甚至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审判委员会的决定,合议庭应当执行。总之,刑事案件有争议时的判决是一个严谨的过程,旨在确保司法公正,维护法律的尊严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19个最新问题
泰腾房地产出现烂尾楼该怎么办?
商代转移公积金麻烦吗?
根据我国宪法,什么有权决定制定行政法?
孩子不能在所在地上学该怎么办?
之前出国过不了海关该怎么办?
酒驾相关法律规定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执行的?
举报停在人行横道上的车辆会扣几分罚多少钱?
主动离职如何领取失业金?
什么是刑法过失自限原则?
最高法院关于人身损害赔偿有哪些若干问题解释?
社保多少岁可以领,一个月能领多少钱?
开设赌场罪有什么办法可以提供帮助?
被别人猥亵了能得到赔偿吗
种植多少株算犯罪呢?
破产申请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津×汽车附件有限公司改制案涉及哪些法律问题?
离婚时有3个女儿该怎么处理?
撤诉后是否还需付律师费?
保证人是否能作为支付令的被申请人?
已为您展示了 19 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