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伤害保护动物会怎么判?
我前几天在野外不小心伤害到了一只看起来像是保护动物的野生动物,当时太害怕就跑了。现在心里一直很不安,想知道如果真的是保护动物,故意伤害它们在法律上会怎么判刑,这种情况严重吗?
展开


在我国,故意伤害保护动物的判罚要依据动物的保护级别以及具体的伤害情况等来确定。 首先,我们要明白保护动物分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和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不同级别的保护动物,在法律上的保护力度是不一样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一条规定,非法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或者非法收购、运输、出售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这里的“杀害”可以理解为包括故意伤害导致动物死亡等情况。 如果伤害的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通常属于比较严重的情形。例如大熊猫、东北虎等,这些动物数量稀少,对于生态平衡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所以一旦涉及伤害它们,法律惩处会比较严厉。一般可能会面临五年以上的有期徒刑,如果情节特别严重,甚至可能会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同时还会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要是伤害的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相对来说处罚会轻一些,但也不容小觑。一般可能会被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且要缴纳罚金。 另外,在司法实践中,还要考虑犯罪嫌疑人的主观故意程度。如果是故意恶意伤害保护动物,那判罚肯定会比因过失导致伤害的情况要重。而且,伤害的手段是否残忍、动物的受伤程度等也会影响最终的量刑。 总之,保护动物是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去保护它们,而不是去伤害它们。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