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欠条的法律效力以及借条和欠条有什么区别?
我手里有别人给我写的欠条,但是不太确定这个欠条具不具备法律效力。而且我一直搞不清楚借条和欠条到底有啥区别,担心自己的权益因为这些问题受到影响。想了解下判断欠条法律效力的方法,还有借条和欠条在法律层面的具体差异。
展开


在日常生活中,欠条和借条是常见的债权债务凭证,但它们的法律效力判断以及两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区别。首先来看如何判断欠条的法律效力。一份具有法律效力的欠条,首先要满足主体适格,即签订欠条的双方必须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十八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为成年人,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也就是说,如果签订欠条的一方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比如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那么这份欠条就是无效的。其次,欠条的内容要合法,不能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也不能违背公序良俗。比如,因赌博等非法活动产生的债务,即使写了欠条,在法律上也是不受保护的。最后,欠条的意思表示要真实,不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如果一方是在被威胁的情况下写下的欠条,那么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接下来谈谈借条和欠条的区别。从形成原因上看,借条主要是因借贷关系而产生,是出借人向借款人交付借款时,借款人向出借人出具的一种借款凭证。而欠条的形成原因则较为多样,可以基于多种事实而产生,比如买卖、劳务、损害赔偿等。在诉讼时效方面,两者也有所不同。借条如果约定了还款期限,那么诉讼时效从还款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三年;如果没有约定还款期限,那么出借人可以随时要求借款人还款,但要给对方合理的准备时间,诉讼时效从出借人主张权利而借款人拒绝履行义务之日起计算三年。而欠条如果有还款期限,同样是从还款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三年诉讼时效;如果没有约定还款期限,那么诉讼时效从欠条出具之日起计算三年。所以,在经济往来中,我们要根据具体情况正确使用借条和欠条,并注意保存相关证据,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