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渎职犯罪,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如何判断呢?
我最近在学习法律知识,看到渎职犯罪相关内容。有好多说法,但不知道哪个是错的,也不清楚判断错误说法的依据和方法。想知道从法律角度,该怎么去判断关于渎职犯罪说法的正误呢?
展开


渎职犯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或者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妨害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损害公众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务活动客观公正性的信赖,致使国家与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判断关于渎职犯罪说法错误与否,需要依据相关的法律条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分则第九章专门规定了渎职罪这一类犯罪,涵盖了多个具体的罪名,比如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等。以滥用职权罪为例,根据《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这里就明确了滥用职权罪的构成要件和处罚标准。如果一个说法与这些法律规定相违背,那大概率就是错误的。 对于渎职犯罪的判断,还需要考虑犯罪的主体是否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只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才能构成渎职犯罪的主体,如果说法中将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也认定为渎职犯罪主体,那这个说法就是错误的。另外,要判断是否存在利用职务便利、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等行为,以及是否导致了国家与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等后果。如果一个说法忽略了这些关键要素,或者对这些要素的表述不符合法律规定,那也可以判断该说法是错误的。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