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过失犯罪与故意犯罪有哪些区别?

最近在学习法律知识,对过失犯罪和故意犯罪这两个概念有些混淆。想具体了解一下,在实际生活场景中,怎么判断一个犯罪行为是过失犯罪还是故意犯罪呢?它们在法律责任和处罚上又有哪些明显的不同呢?希望能得到详细的解答。
展开 view-more
  • #犯罪区别
  • #过失犯罪
  • #故意犯罪
  • #刑法知识
  • #法律责任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过失犯罪和故意犯罪在刑法领域是两个很重要的概念,它们有诸多区别。 首先,从主观方面来说,两者差异明显。故意犯罪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这里的“希望”就是积极主动追求危害结果出现,“放任”则是对危害结果持一种虽不积极追求但也不反对、听之任之的态度。比如,张三为了报复李四,拿着刀直接刺向李四心脏部位,这就是希望危害结果发生的故意犯罪;又比如王五为了杀赵六,放火烧赵六房子,他知道房子周边还有其他住户,可能会被烧死,但还是放火了,对其他住户的生死持放任态度,这也属于故意犯罪。而过失犯罪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例如,某医生在做手术时,因为疏忽没有仔细核对医疗器械数量,导致有一个器械遗留在患者体内,这就是因为疏忽大意没有预见危害结果而构成的过失犯罪;再比如,货车司机知道自己车辆刹车有点问题,但觉得短距离行驶没问题,结果途中刹车失灵发生事故,这是已经预见危害结果却轻信能避免。 其次,在法律责任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四条规定,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只要构成故意犯罪,不管危害结果轻重,基本都要承担刑事责任。而第十五条规定,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也就是说不是所有的过失行为都构成犯罪,只有法律明确规定的才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最后,从处罚角度来看,过失犯罪的法定刑明显低于故意犯罪。因为故意犯罪行为人主观恶性大,对社会秩序和公众安全的威胁更大,所以处罚相对较重;而过失犯罪行为人主观上并非积极追求危害结果,处罚也就相对较轻。 总之,区分过失犯罪和故意犯罪,对于准确认定犯罪性质、合理量刑以及维护司法公正都有着重要意义。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