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有哪些区别和联系?

最近在学习法律知识,对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这块不太明白。想知道在实际生活中,怎么去判断一个行为到底是故意犯罪还是过失犯罪,它们之间除了主观想法不同,在法律责任和处罚上具体有哪些差别,以及二者又存在哪些联系呢?
展开 view-more
  • #故意犯罪
  • #过失犯罪
  • #犯罪区别
  • #犯罪联系
  • #刑法知识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是刑法中对犯罪行为的两种分类方式,它们的区别和联系如下: 首先来说区别: - **主观心态方面**: - 故意犯罪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这里又分为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直接故意就是希望危害结果发生,比如张三想杀死李四,就拿刀直接捅李四心脏,他就是积极追求李四死亡这个结果。间接故意是放任结果发生,像王五为了杀仇人,在人群密集的地方扔炸弹,他知道可能会造成无辜路人伤亡,但还是扔了,对路人伤亡持放任态度。 - 过失犯罪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比如一个护士,在给病人注射青霉素时,没有按照规定进行皮试,因为她疏忽大意忘记了这个程序,导致病人过敏死亡,这就是疏忽大意的过失。再比如一个司机,明知道自己车辆刹车有点问题,但觉得自己技术好能应付,结果在路上因为刹车失灵撞死人,这就是过于自信的过失。 - **结果在定罪中的作用**: - 故意犯罪中,有些行为即使没有造成实际的危害结果,也可能构成犯罪。比如张三想杀李四,拿着刀去李四家,刚进门就被警察抓住了,虽然没有把李四杀死,但他有故意杀人的行为,也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 - 过失犯罪则必须要有危害结果发生才构成犯罪。如果前面说的护士没有给病人做皮试,但病人没有出现过敏等不良后果,那就不构成过失犯罪。 - **处罚方面**: - 故意犯罪需承担刑事责任,处罚相对较重。因为故意犯罪的行为人主观恶性较大,对社会的危害性也大。 - 过失犯罪仅在法律明确规定的情况下才须承担刑事责任,而且法定刑通常比故意犯罪低得多。这是因为过失犯罪的行为人主观上并不希望危害结果发生,主观恶性较小。 接下来讲讲二者的联系: - 它们都是犯罪行为,都给社会造成了一定的危害后果,都违反了刑法的相关规定。 - 无论是故意犯罪还是过失犯罪,行为人都要对自己的行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只不过责任的大小和承担方式有所不同。 相关法律条文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四条规定,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第十五条规定,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相关概念: 直接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某种危害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间接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疏忽大意的过失: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 过于自信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这一结果的发生的心理态度。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