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执行案件是否为非诉案件?
我有个执行案件,不太清楚它是不是非诉案件。我只知道案子进入执行阶段了,但对于非诉案件的概念很模糊,也不知道判断标准是什么。我想弄明白怎么去判断这个执行案件到底是不是非诉案件,这样心里能有个底。
展开


要判断执行案件是否为非诉案件,我们首先得了解非诉案件是什么意思。非诉案件,简单来说,就是不需要通过打官司、走诉讼程序来解决,而是通过其他方式,像行政机关作出的决定、公证机关出具的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等,然后直接进入执行程序的案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受理的非诉执行案件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由行政机关申请执行其具体行政行为的案件。比如,行政机关对某个企业作出了行政处罚决定,企业没有在规定时间内履行,行政机关就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这个处罚决定,这就是一个典型的非诉执行案件。这里行政机关作出的处罚决定并不是通过法院诉讼程序产生的,而是依据行政职权作出的。 另一类是由公证机关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的执行案件。当债权人和债务人在公证处对债权文书进行公证,并且明确约定如果债务人不履行义务,债权人可以直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时,一旦债务人违约,债权人就可以不经过诉讼,直接拿着公证书向法院申请执行。 所以,判断一个执行案件是否为非诉案件,关键在于看这个执行依据是不是通过诉讼程序产生的。如果执行依据是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公证债权文书等非经诉讼程序产生的文书,那么这个执行案件大概率就是非诉案件。此外,还可以从案件的启动程序来判断,如果是行政机关申请或者债权人依据公证债权文书申请进入执行程序,而不是基于法院的生效裁判文书,那也能确定为非诉案件。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