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侵权该如何判定?


商标侵权判定是一个较为复杂但有明确规则的过程。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商标侵权。简单来说,商标侵权就是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或者有其他干涉、妨碍商标权人使用其注册商标,损害商标权人合法权益的行为。 判定商标侵权通常有以下几个关键步骤和要点。第一步,需要确定注册商标专用权的权利范围。这主要依据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五十六条,该条规定注册商标的专用权,以核准注册的商标和核定使用的商品为限。也就是说,商标权人只能在其注册的商标样式和核定使用的商品类别范围内享有专用权。比如,一个商标注册在服装类别上,那么其专用权就主要针对服装相关商品。 第二步,要确定被控侵权的具体对象。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被控侵权的商标,二是被控侵权的商品。要对这两者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 第三步,就是对比两者。将被控侵权的商标和商品与注册商标和核定使用的商品进行比较,看是否相同或者近似。在判断商标是否近似时,会从商标的音、形、义等方面进行综合考量。比如读音是否相似,字形是否容易混淆等。判断商品是否类似,会考虑商品的功能、用途、生产部门、销售渠道、消费对象等因素。如果被控侵权的商标与注册商标在视觉上基本无差别,或者读音、含义相近容易使相关公众产生混淆,并且使用在相同或者类似商品上,那么就很可能构成商标侵权。 此外,《商标法》第五十七条还明确列举了多种属于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例如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等。如果符合这些情形之一,通常就会被认定为商标侵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