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后怎样将财产留给孩子?


离婚后想将财产留给孩子,有以下几种常见方式: 首先是协议约定。夫妻存续期间的财产属于夫妻共同财产,要把全部财产都给孩子需要夫妻双方都同意才行,不然只能处置自己那部分财产。在离婚协议中明确约定将特定的财产留给孩子,例如某套房屋归孩子所有,夫妻双方仅有协助办理过户手续等义务。对于存款、车辆等其他财产也如此约定,详细说明财产的种类、数量或者价值等,避免产生歧义。《民法典》规定,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这种约定对夫妻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 其次是遗嘱指定。如果担心孩子年幼不能马上接受财产,或者离婚后可能出现新的情况,可以通过立遗嘱的方式指定孩子为财产继承人。遗嘱可以明确个人名下的部分或者全部财产由孩子继承。需要注意的是,遗嘱要符合法定形式,比如自书遗嘱应由遗嘱人亲笔书写、签名并注明日期;代书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等,以此确保遗嘱的有效性。 最后是财产赠与。对于动产如现金、首饰等,可以直接交付给孩子或者以孩子的名义设立专门账户存放;对于不动产,可以办理赠与公证并及时过户到孩子名下。但如果孩子未成年,办理过户等手续时需要法定监护人代理。 总之,不同方式各有特点和要求,要依据自身实际情况谨慎选择并严格按照法律规定操作,以保障将财产顺利留给孩子。 相关概念: 夫妻共同财产:指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所共同拥有的财产。 遗嘱:是指人生前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对其遗产或其他事务所作的个人处理,并于创立遗嘱人死亡时发生效力的法律行为。 动产:是指能脱离原有位置而存在的资产,如各种流动资产、各项长期投资和除不动产以外的各项固定资产。 不动产:是指依自然性质或法律规定不可移动的财产,如土地,房屋、探矿权、采矿权等土地定着物,与土地尚未脱离的土地生成物、因自然或者人力添附于土地并且不能分离的其他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