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订立赠与合同?


赠与合同是赠与人把自己的财产无偿送给受赠人,受赠人同意接受的合同。订立一份有效的赠与合同,需要关注多个方面。 首先,要明确赠与合同的主体。赠与合同的主体包括赠与人与受赠人。赠与人必须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且对赠与财产享有处分权的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八条规定,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受赠人则可以是任何具有民事权利能力的人,不受民事行为能力的限制,哪怕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也能成为受赠人。 其次,赠与合同的内容至关重要。合同内容要清晰、明确,一般应当包含以下条款:一是当事人的基本信息,即赠与人与受赠人的姓名、住所等;二是赠与财产的详细情况,包括财产的名称、数量、质量、状况等;三是赠与的目的和条件(如果有条件的话);四是交付财产的时间、地点和方式;五是违约责任以及争议解决的方式等。比如,若赠与人要赠与一辆汽车,就需要在合同中写明汽车的品牌、型号、车牌号等信息。 再者,关于赠与合同的形式。赠与合同可以是书面形式,也可以是口头形式。不过,为了避免日后产生纠纷,建议尽量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合同。书面合同能更清晰地记录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对于一些价值较高的财产赠与,如房产、车辆等,法律还要求办理相关的登记手续,否则可能不发生物权转移的效力。根据《民法典》第六百五十九条规定,赠与的财产依法需要办理登记或者其他手续的,应当办理有关手续。 最后,订立赠与合同的流程。通常是赠与人先提出赠与的意愿,受赠人表示接受,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后,就可以起草合同。合同起草完成后,双方仔细审查合同条款,确保没有歧义或漏洞。在双方都确认无误后,签字或盖章,合同即成立。如果需要办理登记手续的,要及时按照规定办理。 总之,订立赠与合同需要谨慎对待,遵循法律规定,确保合同的有效性和双方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