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后现金怎样才能成为自己的?


在婚姻关系中,了解婚后现金如何成为个人财产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下面为你详细介绍几种可行的方式及相关法律依据。 首先,可以通过夫妻财产约定来实现。夫妻财产约定是指夫妻双方通过书面协议的方式,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归属、管理、使用、收益、处分等事项作出约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五条规定,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所以,如果夫妻双方签订书面协议,明确约定婚后的某些现金属于一方个人所有,那么这些现金就会按照约定成为一方的个人财产。例如,夫妻双方可以在协议中写明,某笔特定来源(如一方因个人创作获得的稿费)的现金归该方个人所有。 其次,财产的来源也可能影响其归属。如果婚后的现金是一方因受到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或者补偿,那么这笔钱属于个人财产。依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三条规定,一方因受到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或者补偿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这是因为这类赔偿或补偿是对受到人身伤害一方的补偿,具有特定的人身属性,与夫妻共同生活没有直接关系,所以应归个人所有。比如,一方因交通事故获得的伤残赔偿金,这笔钱就属于该方个人财产。 另外,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也属于个人财产。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三条规定,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如果婚后一方通过遗嘱继承或者接受赠与获得现金,并且遗嘱或赠与合同明确表明该现金只归这一方所有,那么这笔现金就属于其个人财产。例如,一方的父母在赠与合同中写明,赠与给该方的现金仅归其个人,与其配偶无关,那么这笔现金就是该方的个人财产。 最后,婚前财产的转化也可能使婚后现金成为个人财产。如果婚后的现金是由一方的婚前财产转化而来,并且能够证明其来源和转化过程,那么这笔现金仍属于个人财产。比如,一方婚前有银行存款,婚后将这笔存款取出后进行了理财,理财收益以现金形式收回,只要能证明该现金的初始来源是婚前财产,那么它依然属于个人财产。但在实际操作中,要注意保留相关的证据,如银行转账记录、理财合同等,以便在需要时证明财产的归属。 综上所述,婚后现金要成为个人财产,可以通过夫妻财产约定、明确财产来源(如人身损害赔偿、遗嘱或赠与明确只归一方)以及证明是婚前财产转化等方式来实现。在处理财产问题时,要依据法律规定,注意保留相关证据,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