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微交通事故如何进行调解?


在日常生活中,轻微交通事故时有发生。遇到这类情况,调解是一种较为便捷的解决方式。下面将详细介绍轻微交通事故调解的相关内容。 首先,我们来明确一下轻微交通事故的定义。轻微交通事故通常是指机动车在道路上发生的,不涉及人员伤亡,仅造成轻微财产损失的事故,比如车辆刮擦、保险杠损坏等。 那么,轻微交通事故调解的流程是怎样的呢?第一步是现场协商。事故发生后,当事人应立即停车,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设置警示标志,拍照记录事故现场情况,包括车辆位置、碰撞部位、车牌号等。然后,双方当事人应互相查验驾驶证、行驶证、保险凭证等信息,并共同确定事故责任。如果双方对事故责任没有争议,可以自行协商赔偿事宜。 若现场协商无法达成一致,当事人可以选择报警,由交警部门介入处理。交警到达现场后,会对事故进行勘查、调查,确定事故责任,并根据情况组织双方进行调解。在调解过程中,交警会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事故责任进行认定,并提出赔偿建议。双方当事人可以就赔偿金额、赔偿方式等问题进行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后,签订调解协议。 此外,当事人也可以选择向交通事故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交通事故调解委员会是依法设立的专门从事交通事故调解工作的组织,具有专业性和中立性。当事人可以向当地的交通事故调解委员会提出调解申请,并提交相关材料。调解委员会会安排调解员对事故进行调解,促进双方达成和解。 在调解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一些事项。一是要保持冷静和理性,避免情绪化的表达和行为,以免影响调解的顺利进行。二是要提供真实、准确的信息,包括事故经过、损失情况等,以便调解员能够做出公正的判断。三是要尊重对方的意见和诉求,积极协商,寻求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从法律依据来看,《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八十六条规定,当事人申请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的,应当在收到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道路交通事故证明或者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维持原道路交通事故认定的复核结论之日起十日内一致书面申请。当事人申请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调解未达成协议的,当事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或者申请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这为轻微交通事故的调解提供了明确的法律指引。 总之,轻微交通事故调解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方式,当事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调解途径,并在调解过程中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注意事项,以顺利解决纠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