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预算和业务预算该如何进行编制?


财务预算和业务预算是企业预算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合理编制对于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决策具有重要意义。下面为您详细介绍它们的编制方法。 首先来了解财务预算的编制。财务预算是一系列专门反映企业未来一定预算期内预计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收支等价值指标的各种预算的总称,主要包括现金预算、预计利润表、预计资产负债表等。 现金预算的编制,依据是业务预算和专门决策预算。它需要详细分析企业在预算期内的现金收入和现金支出情况。现金收入主要来源于销售业务收到的现金,这可以根据销售预算来确定;现金支出则涵盖了采购原材料、支付工资、缴纳税费等方面的支出。通过对现金收入和支出的预测,计算出预算期内的现金余缺情况,以便合理安排资金。例如,某企业根据销售预算预计在某一季度会收到大量货款,但同时在采购原材料方面也有较大支出,通过现金预算就能提前规划资金,避免出现资金短缺的情况。 预计利润表的编制是在汇总销售预算、成本预算、费用预算等基础上进行的。它反映了企业在预算期内的经营成果,有助于企业评估预期的盈利能力。在编制时,按照收入、成本、费用等项目的预计发生额,计算出预计的利润总额和净利润。依据的是《企业会计准则》,该准则规范了企业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和报告行为,为预计利润表的编制提供了标准和依据。 预计资产负债表则是在期初资产负债表的基础上,根据预算期内各项业务预算、专门决策预算和现金预算的有关资料进行调整编制的。它反映了企业在预算期末的财务状况,帮助企业了解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预计变化情况。 接下来看业务预算的编制。业务预算是指与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直接相关的经营业务的各种预算,主要包括销售预算、生产预算、直接材料预算、直接人工预算、制造费用预算等。 销售预算是整个预算编制的起点,它是根据市场预测和企业的销售目标来确定的。销售预算的编制需要考虑市场需求、销售价格、销售渠道等因素。例如,企业通过市场调研了解到某产品在某地区的市场需求增长趋势,结合自身的销售能力和目标,制定出该产品在该地区的销售预算。销售预算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其他业务预算的编制。 生产预算是在销售预算的基础上编制的,它根据预计的销售量和预计的期末存货量来确定预计的生产量。预计生产量=预计销售量+预计期末存货量-预计期初存货量。生产预算为后续的直接材料预算、直接人工预算和制造费用预算提供了依据。 直接材料预算是根据生产预算确定的生产量,结合单位产品的材料消耗定额和材料采购单价来编制的。它主要反映了企业在预算期内材料采购的数量和金额。在编制时,要考虑材料的采购时间、采购批量等因素,以确保生产的顺利进行。 直接人工预算是根据生产预算确定的生产量,结合单位产品的工时定额和小时工资率来编制的。它反映了企业在预算期内直接人工成本的支出情况。 制造费用预算是指为规划一定预算期内除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预算以外预计发生的其他生产费用水平而编制的一种日常业务预算。它可以分为变动制造费用预算和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两部分。变动制造费用预算根据生产预算和单位变动制造费用分配率来编制;固定制造费用预算通常根据上年的实际水平,结合预算期的变化情况进行调整确定。 总之,财务预算和业务预算的编制需要综合考虑企业的战略目标、市场环境、生产能力等多方面因素,并且要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在编制过程中,各预算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需要进行协调和平衡,以确保预算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