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如何有效防止个人信息泄露?

我前段时间在网上填了一些资料,之后就频繁收到各种骚扰电话和短信,感觉个人信息可能被泄露了。我想知道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有效的方法可以防止个人信息泄露呢?
展开 view-more
  • #信息保护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个人信息泄露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有效防止个人信息泄露对于保障我们的合法权益和正常生活至关重要。下面从不同场景和方面为您详细介绍一些有效的防范方法。 在网络环境方面,首先要谨慎使用公共网络。公共网络的安全性相对较低,不法分子可能会利用网络漏洞窃取我们的个人信息。比如在商场、咖啡馆等公共场所连接免费WiFi时,尽量选择有官方认证或可靠来源的网络。如果需要进行涉及个人敏感信息的操作,如网上银行转账、登录重要账号等,建议使用自己的移动数据网络,避免在公共WiFi环境下进行。 其次,要注意保护账号密码安全。设置复杂且不同的密码,包含字母、数字和特殊字符的组合,避免使用生日、电话号码等容易被猜到的信息作为密码。同时,定期更换重要账号的密码,例如每3 - 6个月更换一次。此外,不要在不可信的网站或应用上输入账号密码,以防密码被盗取。 在日常生活场景中,要妥善处理个人信息载体。对于包含个人信息的纸质文件,如身份证复印件、银行对账单等,在丢弃前要进行粉碎处理,防止他人通过垃圾回收获取这些信息。对于旧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在出售或丢弃前,要进行彻底的数据清除,可通过专业的数据清除软件进行多次覆盖写入操作,确保数据无法被恢复。 再者,谨慎提供个人信息。在遇到需要提供个人信息的情况时,要先了解对方的身份和信息用途,确保对方是合法、可靠的机构或个人。例如,在接到自称是银行客服要求提供银行卡号和密码的电话时,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提供。正规的银行不会通过电话索要这些敏感信息。 最后,关注隐私政策。在使用各类软件和服务时,仔细阅读其隐私政策,了解它们将如何收集、使用和保护我们的个人信息。如果发现隐私政策存在不合理或不利于个人信息保护的条款,要谨慎使用该软件或服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四条规定,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个人信息是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的各种信息,包括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生物识别信息、住址、电话号码、电子邮箱、健康信息、行踪信息等。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需要获取他人个人信息的,应当依法取得并确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通过以上这些方法和遵守相关法律规定,我们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有效防止个人信息泄露。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