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争议仲裁的风险该如何防范?
我跟公司产生了劳动纠纷,打算申请劳动争议仲裁。但听说仲裁也有风险,我不太清楚这些风险是什么,也不知道该怎么防范。我想了解下,在申请劳动争议仲裁过程中,要怎么做才能有效防范可能出现的风险呢?
展开


劳动争议仲裁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解决劳动纠纷的一种常见法律途径,但其中也存在一定风险,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面来进行防范。 首先,要了解仲裁的时效风险。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如果当事人超过仲裁时效申请仲裁,将会丧失胜诉权。所以,一旦发现自身劳动权益受到侵害,应及时在规定时效内申请仲裁,避免因错过时效而无法维权。 其次,证据收集和保存很关键。在劳动争议仲裁中,证据是支持自己主张的重要依据。劳动者要注意收集与劳动争议相关的各类证据,如劳动合同、工资条、考勤记录、工作证等。根据“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若证据不足,可能会承担不利后果。例如在索要加班费的争议中,劳动者就需要提供加班的证据。 再者,明确仲裁请求也不容忽视。仲裁请求应当明确、具体且合理。请求不明确可能导致仲裁委无法准确审理,请求过高则可能面临得不到全部支持的风险。比如,要求过高的经济赔偿,超出合理范围的部分可能不会被支持。因此,在提出仲裁请求前,要对自己的权益有合理的评估。 另外,选择合适的仲裁机构也十分重要。劳动争议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当事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更便利、更合适的仲裁机构。 最后,了解仲裁程序也有助于防范风险。熟悉仲裁的申请、受理、审理等各个环节,知道自己在每个环节的权利和义务,能够更好地应对仲裁过程中的各种情况,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