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提防原始凭证造假?


原始凭证是在经济业务发生时取得或填制的,用以记录和证明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情况的凭证。提防原始凭证造假,对于保障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企业的经济利益至关重要。 首先,我们要了解原始凭证造假的常见方式。一种是伪造原始凭证,也就是根本没有发生相关业务,却凭空制造出一张凭证。例如,虚构一张办公用品的发票,实际上并没有购买这些办公用品。另一种是篡改原始凭证,对真实的凭证进行涂改、挖补等操作,改变凭证上的金额、日期等关键信息。还有一种是使用虚假的原始凭证,比如使用过期的发票或者从非法渠道获取的发票。 那么,该如何提防原始凭证造假呢?从《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角度来看,它要求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必须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对原始凭证进行审核。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在形式审核方面,要仔细检查原始凭证的基本要素是否齐全。比如,凭证上要有填制单位的公章、填制人员的签名或者盖章,要有接受凭证单位的名称、经济业务的内容、数量、单价和金额等。如果这些要素不齐全,那么这张凭证就可能存在问题。同时,要检查凭证的格式是否规范,是否符合相关的财务制度。 对于内容审核,要核实经济业务的真实性。可以通过与相关人员进行沟通,了解业务的具体情况。比如,如果是一张采购发票,要询问采购人员采购的物品是否真实存在,是否已经验收入库等。还可以查看相关的合同、协议等文件,确认业务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另外,要注意原始凭证的编号是否连续,如果编号不连续,可能存在凭证被抽换的情况。 对于一些金额较大或者比较重要的原始凭证,还可以进行实地调查。比如,如果是一张工程发票,可以到工程现场查看工程的进度和质量,确认发票金额是否与实际情况相符。 此外,建立健全内部监督制度也是非常重要的。企业可以设置专门的审核岗位,对原始凭证进行严格的审核。同时,要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识别原始凭证造假的能力。对于发现的原始凭证造假行为,要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严肃处理,以起到威慑作用。 总之,提防原始凭证造假需要我们从多个方面入手,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财务制度的要求进行操作,确保原始凭证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