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纠纷案件如何举证?


在继承纠纷案件中,举证是非常关键的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当事人的诉求能否得到法院的支持。以下为您详细介绍继承纠纷案件的举证相关内容。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些基本的法律概念。举证责任,简单来说,就是在打官司时,哪一方有责任拿出证据来证明自己说的是对的。在继承纠纷案件里,通常遵循“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也就是说,谁提出了一个主张,谁就需要提供证据来证明这个主张。比如,如果你主张自己应该多继承遗产,那你就要拿出能支持这个主张的证据。 接下来看看需要证明的内容和对应的证据。第一,要证明当事人(也就是参与继承的人)的诉讼主体资格。这就需要提供一些能够证明身份的材料。如果是法定继承人,就要提交结婚证、户口本、身份证或者公安机关、村委会、居委会等有关部门出具的证明。例如,户口本可以证明你和被继承人之间的亲属关系。如果是遗嘱继承人,除了上面提到的证明材料外,还必须提交被继承人所立的遗嘱。比如,被继承人亲笔书写的遗嘱。 第二,要证明法定继承或者遗嘱继承法律关系成立。对于法定继承,要提供被继承人死亡证明书。这可以是医院出具的死亡证明,也可以是公安机关的销户证明等。还要证明你是法定继承人范围内的人,以及你和被继承人之间的亲属关系。而对于遗嘱继承,除了前面说的被继承人死亡证明和遗嘱外,还要证明遗嘱是合法有效的。比如,遗嘱是被继承人在神志清醒、自愿的情况下订立的。 第三,要证明被继承人的财产状况。这就需要提供被继承人的财产清单。比如,银行存款要提供存单或者银行账户信息;房产要提供房产证;车辆要提供行驶证等。如果是公司股权,还要提供公司的相关资料,如公司章程、股东名册等。 在收集证据时,一定要注意证据的合法性、真实性和关联性。合法性就是说证据的取得方式要符合法律规定,不能通过非法手段获取。真实性就是证据要是真实的,不能是伪造的。关联性就是证据要和你主张的事实有关系。 当你收集好证据后,要按照法院的要求进行提交。一般要制作证据清单,把证据的名称、来源、证明内容等写清楚。证据清单要一式几份,一份自己留着,其他的提交给法院和对方当事人。 法律依据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也对继承的相关问题做出了规定,这些都是我们在继承纠纷案件举证时的重要依据。总之,在继承纠纷案件中,做好举证工作,才能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