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弊会如何处理?


高考作弊是一种严重违反考试纪律和法律规定的行为,以下从不同层面为你详细介绍其处理方式。 从考试层面来看,根据《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第六条规定,考生违背考试公平、公正原则,在考试过程中有携带与考试内容相关的材料或者存储有与考试内容相关资料的电子设备参加考试、抄袭或者协助他人抄袭试题答案或者与考试内容相关的资料等行为的,应当认定为考试作弊。第九条明确,考生有考试作弊行为之一的,其所报名参加考试的各阶段、各科成绩无效;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当次考试各科成绩无效。此外,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视情节轻重,同时给予暂停参加该项考试1至3年的处理;情节特别严重的,可以同时给予暂停参加各种国家教育考试1至3年的处理:(一)组织团伙作弊的;(二)向考场外发送、传递试题信息的;(三)使用相关设备接收信息实施作弊的;(四)伪造、变造身份证、准考证及其他证明材料,由他人代替或者代替考生参加考试的。 从法律层面来讲,《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四条之一规定了组织考试作弊罪、非法出售、提供试题、答案罪和代替考试罪。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为他人实施前款犯罪提供作弊器材或者其他帮助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为实施考试作弊行为,向他人非法出售或者提供第一款规定的考试的试题、答案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第一款规定的考试的,处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高考属于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所以高考作弊行为可能会触犯刑法,面临刑事处罚。 高考作弊不仅会让考生失去公平竞争的机会,取消考试成绩,严重的还会面临刑事处罚,留下犯罪记录,影响个人的未来发展。因此,考生应该遵守考试纪律,诚信应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