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追究对方肇事逃逸?


如果要追究对方肇事逃逸,可通过以下途径:首先要及时报警,在发现肇事逃逸后,立刻拨打110报警电话,向警方提供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车辆特征等关键信息,警方会据此展开调查、收集证据。 其次是收集证据,现场的目击证人、监控视频等都可能成为重要证据,要尽量收集这些证据,比如拍照、记录证人信息等。 然后协助警方查找肇事车辆,警方会通过调查监控、询问相关人员等方式查找,要是你知道车辆的车牌号码等信息,应及时提供给警方。 找到肇事方后,受害人可以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肇事方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等。 如果肇事逃逸行为构成犯罪,如交通肇事罪等,警方会将案件移交检察机关,检察机关会提起公诉,追究肇事方的刑事责任。 从法律规定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修正)》第一百零一条规定,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二条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当事人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承担全部责任。 《刑法》第133条规定,犯交通肇事罪,同时有逃逸行为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要是因逃逸行为致人死亡的话,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 。 相关概念: 交通肇事罪: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肇事逃逸: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道路交通事故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追究,驾驶车辆或者遗弃车辆逃离道路交通事故现场的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