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收购公司该如何做账务分录?

我打算收购一家公司,但是对收购公司后的账务处理不太懂。特别是账务分录这一块,不知道具体该怎么做,怕处理不好会出现财务问题,想了解收购公司在会计上正确的做账分录方法。
展开 view-more
  • #收购公司
  • #账务分录
  • #企业合并
  • #会计处理
  • #会计准则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收购公司的过程中,账务分录的处理至关重要,它反映了收购业务的经济实质和财务影响。下面我们分不同情况来详细介绍收购公司的账务分录处理方法。 首先,我们要了解收购公司通常会涉及到的两种方式,即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这两种方式的账务处理有所不同。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指的是参与合并的企业在合并前后均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且该控制并非暂时性的。在这种情况下,合并方在企业合并中取得的资产和负债,应当按照合并日在被合并方的账面价值计量。合并方取得的净资产账面价值与支付的合并对价账面价值(或发行股份面值总额)的差额,应当调整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 具体的账务分录如下: 借:长期股权投资(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在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中的账面价值份额+最终控制方收购被合并方形成的商誉) 应收股利(享有被投资单位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 贷:有关资产、负债(支付的合并对价的账面价值) 股本(发行股票面值总额)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倒挤差额,可能在借方) 如果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不足冲减的,依次冲减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相关法律依据为《企业会计准则第 20 号——企业合并》,该准则明确规定了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原则,旨在真实、准确地反映企业合并的经济实质和财务状况。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是指参与合并的各方在合并前后不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的合并交易。购买方在购买日应当按照确定的企业合并成本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企业合并成本包括购买方付出的资产、发生或承担的负债、发行的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之和。 账务分录如下: 借:长期股权投资(购买日的合并成本) 应收股利(享有被投资单位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 贷:有关资产、负债(支付的合并对价的公允价值) 主营业务收入、固定资产清理等(差额,可能在借方) 同时,购买方在购买日对作为企业合并对价付出的资产、发生或承担的负债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例如,付出资产为存货的,应当作为销售处理,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 14 号——收入》的规定,以其公允价值确认收入,同时结转相应的成本。 相关法律依据同样来自《企业会计准则第 20 号——企业合并》,该准则为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账务处理提供了明确的规范,确保企业能够准确核算合并成本和相关损益。 除了上述两种主要的企业合并方式外,在收购公司时还可能涉及到其他一些情况,比如承担债务式收购等。在承担债务式收购中,收购方以承担被收购方全部或部分债务为条件,取得被收购方的资产所有权和经营权。这种情况下的账务处理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准确核算,以符合相关会计准则和法律法规的要求。 总之,收购公司的账务分录处理需要根据不同的收购方式和具体情况,严格按照相关会计准则和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操作,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准确和完整。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