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外发工资该如何做账?


在处理支付外发工资的账务时,需要依据相关会计准则和规定,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操作。以下为你详细介绍。 首先,我们来了解几个重要的会计科目。“应付职工薪酬”这个科目是用来核算企业根据有关规定应付给职工的各种薪酬。它就像是一个“中转站”,把企业应该给员工的工资等薪酬先归集到这里。而“银行存款”科目则是记录企业存放在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货币资金。当我们支付外发工资时,钱就是从这个“银行存款”账户出去的。 当企业计提外发工资时,这意味着我们要先计算好应该给员工发多少工资。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 9 号——职工薪酬》,企业应当在职工为其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将应付的职工薪酬确认为负债。此时,会计分录为:借: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生产成本等(根据员工所属部门来确定);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这里的“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生产成本”等科目,是按照员工所在的不同部门来分类的。比如管理人员的工资就计入“管理费用”,销售人员的工资计入“销售费用”,生产工人的工资计入“生产成本”。 接着是支付外发工资的环节。当企业将工资款项支付给外包机构时,会计分录为: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贷:银行存款。这一步就是把之前“应付职工薪酬”这个“中转站”里的钱,通过“银行存款”支付出去。 此外,还需要考虑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和社保公积金等。按照税法规定,企业有义务代扣代缴员工的个人所得税。计提代扣的个人所得税时,分录为: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贷: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当缴纳个人所得税时,分录为:借: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贷:银行存款。对于社保公积金,企业同样需要代扣代缴。计提社保公积金时,分录为:借: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生产成本等(企业承担部分);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个人承担部分);贷:应付职工薪酬——社保公积金。缴纳社保公积金时,分录为:借:应付职工薪酬——社保公积金;贷:银行存款。 总之,支付外发工资的账务处理需要准确核算各个会计科目,严格按照会计准则和税法规定进行操作,确保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