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业减免的增值税该如何做账?
我经营着一家小微企业,最近享受到了增值税减免政策。但我不太清楚减免的这部分增值税在财务上该怎么处理,是计入营业外收入,还是有其他的记账方式呢?我担心自己记账错误会带来税务风险,想了解一下正确的做账方法。
展开


首先,我们来明确一下相关概念。增值税是对商品生产、流通、劳务服务中多个环节的新增价值或商品的附加值征收的一种流转税。对于小微企业来说,在符合一定条件时可以享受增值税减免政策。 根据财政部印发《关于小微企业免征增值税和营业税的会计处理规定》的通知(财会[2013]24号),小微企业在取得销售收入时,应当按照税法的规定计算应交增值税,并确认为应交税费。当达到增值税制度规定的免征增值税条件时,将有关应交增值税转入当期损益。 具体的做账步骤如下: 第一步,在确认收入时,按照正常销售业务进行账务处理。假设企业销售商品取得含税收入10300元,增值税征收率为3%,那么不含税收入为10300÷(1 + 3%) = 10000元,增值税额为10000×3% = 300元。账务处理为:借:银行存款 103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00 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 300 第二步,当符合减免条件时,将减免的增值税转入当期损益。账务处理为:借: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 300 贷:营业外收入 - 减免税款 300 这样处理的原因是,减免的增值税实际上是企业获得的一项收益,虽然没有实际的现金流入,但按照会计准则,应将其确认为营业外收入,计入当期利润。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会计主体在具体操作上可能会有一些细微的差异,但总体原则是一致的。同时,企业应当保留好相关的减免税证明文件,以备税务机关检查。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