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后财产该如何登记?
刚办了离婚手续,对财产登记这块不太清楚。家里有房产、车辆还有一些存款,想知道这些不同类型的财产分别要怎么去登记,具体流程是什么,需要准备哪些材料,担心自己办不好,所以想详细了解下离婚后财产登记的相关事宜。
展开


离婚后财产登记首先要区分财产性质,明确哪些是夫妻共同财产,哪些是个人财产。《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工资、奖金、劳务报酬等财产,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 ;第一千零六十三条规定,一方的婚前财产、一方因受到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或者补偿等财产,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 对于个人财产,离婚时无需分割,其登记一般按常规财产登记流程,比如车辆过户到个人名下,按车辆管理部门规定提供证件等材料办理。 对于共同财产,如果双方协商好分割方案,签订离婚协议,按协议分配财产后进行登记。比如房产归一方,就需要到不动产登记中心办理过户。办理时,通常要携带当事人身份证明(如户口簿、身份证)、双方婚姻关系有效的资料(如结婚证)、双方共同签署的离婚协议书等材料 。若双方对财产分割无法达成共识,可向法院诉讼,由法院依据财产实际状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之后按判决结果进行财产登记。 不同类型财产登记流程和要求不同。以房产为例,要先明确房产归属,然后携带相关证明材料(离婚协议或判决书、房产证等)前往不动产登记中心,经审核后,按规定缴纳税费完成过户登记。车辆则需到车管所,提交相应材料办理变更登记。 总之,离婚后财产登记要先明确财产性质和归属,再按规定准备材料到相应部门办理。如果在办理过程中遇到问题,可咨询专业法律人士或相关部门,维护自己合法权益。 相关概念: 夫妻共同财产:是指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所共同拥有的财产。 个人财产:指夫妻一方在婚前或婚后依法取得的属于个人所有的财产。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