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该如何报案?


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数额较大的行为。那么发现这类犯罪后该如何报案呢? 首先,要明确报案的受理机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刑事案件的侦查一般由公安机关进行。所以,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报案通常是向犯罪地的公安机关提出。犯罪地包括犯罪行为发生地和犯罪结果发生地。如果由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公安机关管辖更为适宜的,可以由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公安机关管辖。 其次,准备好报案所需的材料。为了让公安机关能够更好地了解案件情况,你需要尽可能详细地准备相关材料。这些材料可以包括证明犯罪嫌疑人身份的材料,比如其所在公司的营业执照、其本人的工作证件等;能够证明受贿行为存在的证据,例如转账记录、聊天记录、合同协议等;以及相关的证人证言。材料越充分,越有利于公安机关对案件进行审查和立案。 然后,前往公安机关报案。你可以亲自到公安机关的办公地点,向值班民警说明情况并提交准备好的材料。在报案时,要如实、清晰地陈述你所了解的案件事实,包括受贿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涉及的金额、具体的行为方式等。如果可能的话,最好以书面形式将这些内容整理出来,提交给公安机关。 公安机关在接受你的报案后,会根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对案件进行审查。如果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且属于自己管辖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予以立案;如果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具有其他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情形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不予立案。 如果公安机关决定立案,就会展开侦查工作。在侦查过程中,你可能需要配合公安机关的调查,提供更多的信息和证据。如果公安机关决定不予立案,会制作不予立案通知书,并在三日以内送达你。如果你对不予立案决定不服,可以在收到不予立案通知书后七日以内向作出决定的公安机关申请复议;公安机关应当在收到复议申请后七日以内作出决定,并书面通知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