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未遂案件如何判刑?
我最近了解到犯罪未遂这个概念,对它的判刑情况特别好奇。想知道在实际的法律判定中,犯罪未遂到底是怎么量刑的。比如不同类型的犯罪未遂,像盗窃未遂和抢劫未遂,判刑上会有什么不一样吗?很希望能详细了解一下这方面的法律规定。
展开


犯罪未遂是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情况。《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三条明确规定,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首先来说,“着手实行犯罪”就是开始实施犯罪行为了,不再是仅仅有犯罪的想法或者准备。“未得逞”就是没有达到犯罪人原本想要的犯罪结果。“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意思是出现了一些不是犯罪人自己想停止犯罪,而是被迫停止的情况,比如被警察抓住、被路人阻止等。 在判刑时,“从轻处罚”是指在参照已完成犯罪行为(既遂)的基础上,相较于没有此项从轻处罚情节时,对被告人施加相对较轻的刑罚。这既可以表现为在多种刑罚种类中选择适用较为轻微的刑罚,也能体现在有期限的刑期范围内,判处较短的刑期。“减轻处罚”则是在已完成犯罪行为应当判处的刑罚与相邻较低刑罚幅度之间,或者在不同刑罚种类之间进行选择。 不过要注意,法律规定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减轻处罚,不是“必须”。具体怎么判,要综合考虑很多因素,比如犯罪的性质、情节严重程度、造成的后果等。例如集资诈骗金额达到巨大程度并且已经实际发生,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既遂应判处七年有期徒刑。如果是未遂且被告人能够获得从轻处罚,可能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若是得到减轻处罚,就有机会被判处三年有期徒刑,甚至可能只需要接受拘役的惩罚 。总之,最终的量刑会由人民法院根据具体案件情况进行判定。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