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诈骗犯如何量刑才最好?


共同诈骗犯罪是指两人以上共同故意实施诈骗的行为。在这种犯罪中,各犯罪人在犯罪里所起的作用和所处的地位不同,量刑也会有差异。 首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这里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在不同地区有不同标准,一般是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由省级司法机关确定。 其次,对于共同犯罪,《刑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在共同诈骗犯罪里,各犯罪人按照在犯罪中所起的作用来承担刑事责任。其中,主犯是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人,通常是犯罪的策划者、组织者,或者在犯罪实施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人。依据《刑法》第二十六条,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对于其他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 从犯则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人。比如,为诈骗行为提供帮助、协助,或者参与部分犯罪环节但作用相对较小的人。根据《刑法》第二十七条,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也就是说,从犯的量刑会比主犯轻。 此外,如果存在胁从犯,即被胁迫参加犯罪的人,依据《刑法》第二十八条,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还有,如果犯罪人有自首、立功等情节,根据《刑法》第六十七条、第六十八条的规定,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所以,若共同诈骗犯想要争取最好的量刑结果,要主动自首、积极立功、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积极退赃退赔,以减轻犯罪行为带来的危害后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