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


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保障自身权益的重要步骤,以下将为您详细介绍签订劳动合同的相关内容。 首先,要明确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规定,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这些条款是劳动合同的核心内容,明确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其次,在签订合同前,劳动者有权了解用人单位的基本情况,包括单位的规章制度、劳动纪律等。同时,用人单位也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以及劳动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况。劳动者要仔细阅读合同条款,对于不明确或者有疑问的地方,及时向用人单位提出,要求其进行解释说明。 再者,关于合同的签订流程。一般来说,用人单位会提供合同文本,劳动者在仔细审查合同条款后,如果没有异议,双方就可以签字盖章。需要注意的是,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有些用人单位可能会以各种理由拒绝将合同交给劳动者,这种行为是违法的。劳动者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提供属于自己的那份合同。 另外,在签订劳动合同时,还可能会涉及到一些特殊情况。比如,试用期的约定。根据法律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 最后,如果用人单位存在欺诈、胁迫或者乘人之危等情形,迫使劳动者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申请确认该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总之,劳动者在签订劳动合同时要保持谨慎,维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