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拆迁房怎么签协议才能受法律保护?


在购买拆迁房时,为了让签订的协议受到法律保护,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我们要明确拆迁房的性质。拆迁房是因城市规划、土地开发等原因进行拆迁,而安置给被拆迁人居住使用的房屋。它与普通商品房不同,可能存在产权限制、交易时间限制等特殊情况。《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规范民事合同行为的基本法律,签订的房屋买卖协议要遵循其基本原则,如平等、自愿、公平、诚实信用等。这意味着买卖双方在签订协议时地位平等,是基于真实意愿达成的交易,不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协议内容方面,要详细且明确。合同中必须写明双方当事人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号、联系方式等,这能确保在后续交易过程中双方身份明确,便于沟通和履行义务。房屋的具体情况也至关重要,比如房屋的地址、面积、户型等,要与实际房屋一致。还需要明确房屋的产权状况,是否有抵押、查封等限制交易的情况。价格及付款方式是协议的核心内容之一。要明确房屋的总价款,以及付款的时间节点和方式。例如,是一次性付款还是分期支付,分期支付的话每期的金额和支付时间都要写清楚。对于违约责任的约定也不能忽视。双方要明确在违反协议时应承担的责任,比如卖方逾期交房、买方逾期付款等情况的处理方式。这样在一方违约时,另一方可以依据协议要求对方承担相应责任,保障自身权益。此外,协议的形式也有要求。根据法律规定,房屋买卖协议最好采用书面形式,并且双方要签字或盖章确认。书面协议可以作为双方交易的证据,避免日后发生纠纷时口说无凭。同时,为了增加协议的效力和安全性,还可以进行公证。公证是由公证机构对协议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证明的活动。经过公证的协议,在法律上具有更高的证明力。总之,购买拆迁房签订受法律保护的协议,需要综合考虑协议内容的完整性、合法性,遵循法律规定的形式和程序。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保障买卖双方的合法权益,减少交易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