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不分财产该如何起诉?


如果想在离婚时不分财产而起诉,首先要清楚相关法律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八十三条也指出,离婚后,一方以尚有夫妻共同财产未处理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分割的,经审查该财产确属离婚时未涉及的夫妻共同财产,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分割。 起诉前,要准备好相关材料。其一,准备民事起诉状,在起诉状中要明确诉讼请求,表明要求离婚且一方不分家产,并详细阐述双方婚姻状况、财产情况等事实依据。其二,准备证明身份及婚姻关系的材料,比如双方身份证、结婚证等。其三,收集相关财产证据,像房产证明、银行存款流水等,以此来证明财产的存在及归属情况。 接着是起诉流程。向具有管辖权的法院提交上述准备好的材料提起诉讼。法院在受理案件后,会依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及陈述内容展开全面的审理工作。在审理过程中,法院会审查是否存在法律规定的情形,比如一方是否有试图隐瞒、藏匿、转移、出售、破坏或者浪费夫妻共有的财产等行为。如果存在这些情况,对该方可能会少分或者不分财产。经过审理后,若确实发现存在离婚期间未曾处理过的财产,则此类财产应归类为夫妻共同财产,法院有权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此进行再度分割。最后,法院会根据审理结果作出公正的裁决。 相关概念: 夫妻共同财产:指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所共同拥有的财产。也就是从夫妻结婚后到一方死亡或者离婚之前这段时间,夫妻所得的财产,除约定的外,均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管辖权:指法院对案件进行审理和裁判的权力或权限。不同类型案件、不同地区法院,管辖权有不同规定。在离婚诉讼中,一般由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法院管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