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犯罪该怎么告他?


当遇到未成年犯罪的情况,要向司法机关控告该未成年人,需要遵循一定的法律程序和注意相关法律规定。下面为你详细介绍。 首先,要明确未成年人犯罪的定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当发现未成年人实施了犯罪行为,你可以选择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在接到报案后,会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立案。如果符合立案条件,会展开侦查工作。在报案时,要尽可能详细地向公安机关提供案件相关信息,包括犯罪的时间、地点、经过以及涉及的人员等。这是启动法律程序的第一步,公安机关作为执法机关,拥有专业的侦查能力和资源,能够对案件进行初步的调查和判断。 如果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后,认为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会将案件移送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人民检察院会对案件进行全面审查,决定是否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在这个阶段,受害者可以委托诉讼代理人参与诉讼,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诉讼代理人可以帮助受害者了解案件进展,提供法律建议,并在法庭上表达受害者的诉求。 最后,如果人民检察院决定提起公诉,案件会进入审判阶段,由人民法院进行审理。在审判过程中,人民法院会根据查明的事实和法律规定,对被告人作出判决。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法律有一些特殊的规定。比如,在审判时,一般会采取不公开审理的方式,以保护未成年人的隐私和合法权益。同时,在量刑时,也会考虑未成年人的年龄、犯罪情节、悔罪表现等因素,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总之,当遇到未成年犯罪需要控告时,要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并配合司法机关的工作。同时,要了解相关法律规定,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