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中按揭房买卖怎样办理过户?


在日常生活中,按揭房指的是购房者以所购住房做抵押,并由其所购买住房的房地产企业提供阶段性担保的个人住房贷款业务的房子,也就是还在还房贷的房子。当涉及到这类房子的买卖过户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有相关的规定和要求。 首先,根据《民法典》第四百零六条规定,抵押期间,抵押人可以转让抵押财产。当事人另有约定的,按照其约定。抵押财产转让的,抵押权不受影响。这意味着,在按揭房买卖中,即使房子还处于抵押状态,原则上是可以进行转让的。 办理过户的第一步,要取得银行的同意。因为按揭房处于抵押状态,银行是抵押权人。一般来说,买卖双方需要与贷款银行进行沟通,了解银行对于按揭房转让的具体政策和要求。有些银行可能会要求提前还清贷款,解除抵押后才能办理过户;而有些银行则允许在满足一定条件下办理转按揭手续。 如果银行同意提前还贷解押。卖方需要筹集资金将剩余的贷款一次性还清。还清贷款后,银行会出具贷款结清证明,并协助办理房屋抵押解除手续。这一步非常关键,只有解除了抵押,房子才能进行正常的过户交易。 在解除抵押后,买卖双方就可以按照正常的二手房过户流程进行操作。双方需要签订房屋买卖合同,合同中要明确房屋的基本信息、价格、付款方式、过户时间等重要条款。然后,买卖双方携带身份证、户口本、结婚证、房屋买卖合同、房产证等相关资料到当地的不动产登记中心办理过户申请。 不动产登记中心会对提交的资料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会进行产权变更登记。买方需要缴纳相关的税费,如契税、个人所得税等,具体的税费标准根据房屋的性质、面积、购买年限等因素而定。完成税费缴纳后,买方就可以领取新的房产证,至此,过户手续办理完成。 如果银行同意办理转按揭手续。转按揭是指在借款人出售作为抵押物的房屋,经贷款银行同意,由房屋的购买人继续偿还出售人未到期的贷款。这种方式相对复杂,需要银行、卖方和买方三方共同配合。银行会对买方的还款能力、信用状况等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会与买方签订新的贷款合同,同时将原贷款的抵押权益转移到买方名下。之后,买卖双方再按照上述的过户流程办理产权变更登记。 在整个按揭房买卖过户过程中,买卖双方都要注意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建议在签订合同前,仔细阅读合同条款,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如有必要,可以咨询专业的律师或房产中介,以确保交易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