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写医疗事故起诉书?


医疗事故起诉书是患者在遭遇医疗事故后,向法院提起诉讼时所提交的重要法律文书,它明确了原告的诉求和事实依据。以下为您详细介绍如何撰写医疗事故起诉书。 首先,标题部分。要明确写上“医疗事故起诉书”,让法院和对方一眼就能看出这是关于医疗事故纠纷的诉讼文书。 接着是当事人的基本信息。原告就是遭遇医疗事故的患者,如果患者是未成年人或者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要写明法定代理人的信息。被告则是涉事的医疗机构,需写明其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姓名及职务等。比如,患者张三因医疗事故起诉XX医院,张三就是原告,要写清楚自己的姓名、性别、年龄、住址、联系方式等;XX医院就是被告,要准确提供其注册地址、法定代表人李四及其职务等信息。 然后是诉讼请求。这部分要明确具体地写出原告希望通过诉讼达到的目的。常见的诉讼请求包括要求被告赔偿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残疾赔偿金(如果造成残疾)、精神损害抚慰金等各项费用。例如,请求法院判令被告赔偿原告医疗费5万元、误工费2万元、护理费1万元等,各项赔偿金额都要有明确的计算依据和具体数额。 再就是事实与理由部分。这是起诉书的核心内容,要详细陈述医疗事故发生的经过。从患者到医院就诊开始,包括就诊时间、科室、初步诊断情况等,接着描述医院在诊疗过程中存在的过错行为,比如医生误诊、治疗措施不当、用药错误等。同时,要说明这些过错行为给患者造成的损害后果,如身体受到伤害、病情加重、产生额外的医疗费用等。阐述理由时,要依据相关的医学常识和法律规定,说明医院的行为违反了医疗服务合同的约定或者侵犯了患者的生命健康权。例如,患者在XX年XX月XX日到被告医院就诊,被诊断为XX疾病,但医生未进行全面检查就盲目用药,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病情恶化,这给患者带来了身体上的痛苦和经济上的损失,被告的行为明显存在过错,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最后是尾部。要写明致送的法院名称,一般是医疗机构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还要有原告的签名或盖章,并注明起诉的日期。 法律依据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四条规定,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一)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二)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三)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四)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撰写医疗事故起诉书时要严格按照这些规定来记录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