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调解书该怎么写?


医疗事故调解书是医疗机构与患者就医疗事故的解决达成一致意见后所签订的书面协议,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它能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避免后续可能产生的纠纷。以下为你介绍其写法和相关要点: 首先是标题,一般直接写“医疗事故调解书”即可,让人一眼就能看出这份文书的性质。 接下来是双方当事人的基本信息。要写清楚医疗机构的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姓名和职务,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住址等。准确的信息能确保调解书的主体明确,避免后续出现主体不清的问题。这部分内容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关于合同主体的相关规定,明确主体是合同有效的基本前提。 然后是引言部分,简要说明医疗事故的发生时间、地点,以及双方愿意通过协商解决纠纷的意愿。引言起到一个背景说明的作用,让读者了解这份调解书的由来。 核心部分是医疗事故的经过及责任认定。详细描述医疗事故发生的具体经过,包括患者的诊疗过程、出现的问题等。同时,根据相关的医疗鉴定或者双方的协商,明确事故的责任归属。这部分的内容要有事实依据,以确保责任认定的公平合理。在法律上,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对医疗事故的认定和责任划分有明确的规定,双方应当按照规定来确定责任。 再就是赔偿内容,这是调解书的关键部分。要明确医疗机构给予患者的赔偿项目,如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残疾生活补助费等(如果造成残疾),以及具体的赔偿金额和支付方式、支付时间。赔偿项目和标准通常要参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及相关的司法解释来确定。支付方式可以是一次性支付,也可以是分期支付,但都要在调解书中明确。 此外,还需有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条款。例如,患者有义务不再就该医疗事故向医疗机构主张其他权利,医疗机构有义务按照调解书的约定支付赔偿款等。这能保障双方在调解书生效后的行为符合约定。 最后是尾部,双方当事人要签字(医疗机构加盖公章),并注明调解书签订的日期。签字盖章表示双方对调解书内容的认可和同意受其约束。 在撰写医疗事故调解书时,如果不确定某些内容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建议咨询专业的律师,以确保调解书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