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行政处罚有哪些事项?


工商行政处罚是指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对违反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给予的行政制裁措施。以下为您详细介绍常见的工商行政处罚事项。 首先是市场准入与登记类违法事项。企业或个体工商户未按照规定办理注册登记、变更登记或注销登记的,工商部门有权进行处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未经设立登记从事经营活动的,由登记机关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拒不改正的,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依法责令关闭停业,并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此外,提交虚假材料或者采取其他欺诈手段隐瞒重要事实取得市场主体登记的,也会面临相应的处罚。 其次是不正当竞争行为。包括混淆行为,即经营者擅自使用与他人有一定影响的商品名称、包装、装潢等相同或者近似的标识,引人误认为是他人商品或者与他人存在特定联系。这种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会被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商品。违法经营额五万元以上的,可以并处违法经营额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经营额或者违法经营额不足五万元的,可以并处二十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还有商业贿赂、虚假宣传、侵犯商业秘密等不正当竞争行为,也都在工商部门的监管和处罚范围内。 再者是广告违法事项。如果广告存在虚假内容,欺骗、误导消费者,工商部门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进行处罚。发布虚假广告的,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停止发布广告,责令广告主在相应范围内消除影响,处广告费用三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广告费用无法计算或者明显偏低的,处二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两年内有三次以上违法行为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广告费用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广告费用无法计算或者明显偏低的,处一百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的罚款,可以吊销营业执照,并由广告审查机关撤销广告审查批准文件、一年内不受理其广告审查申请。 另外,产品质量问题也是工商行政处罚的重点领域。销售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产品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会被责令停止生产、销售,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并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包括已售出和未售出的产品)货值金额等值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商标和专利侵权方面也不容忽视。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属于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时,认定侵权行为成立的,责令立即停止侵权行为,没收、销毁侵权商品和主要用于制造侵权商品、伪造注册商标标识的工具,违法经营额五万元以上的,可以处违法经营额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经营额或者违法经营额不足五万元的,可以处二十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五年内实施两次以上商标侵权行为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应当从重处罚。销售不知道是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能证明该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并说明提供者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销售。 总之,工商行政处罚事项涵盖了市场经营的多个方面,经营者应当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避免违法行为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