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和遗赠的接受和放弃是怎样规定的?
我家里老人去世了,留了一些遗产,还有一份遗赠协议。我不知道对于这些遗产和遗赠,我要是接受或者放弃的话,具体有啥规定,需不需要办啥手续?时间上有没有限制?想了解下这方面的法律情况。
展开


在法律层面,继承和遗赠的接受与放弃有着明确的规定。下面为你详细解释: ### 继承的接受和放弃 继承分为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法定继承是指在被继承人没有对其遗产的处理立有遗嘱的情况下,由法律直接规定继承人的范围、继承顺序、遗产分配的原则的一种继承形式;遗嘱继承则是按照被继承人所立的合法有效的遗嘱而承受其遗产的继承方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四条规定,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以书面形式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也就是说,只要继承人没有明确表示放弃,法律上就默认其接受继承。而且这种表示最好采用书面形式,这样可以避免后续可能产生的纠纷。 ### 遗赠的接受和放弃 遗赠是指被继承人通过遗嘱的方式,将其遗产的一部分或全部赠予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的一种民事法律行为。 同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四条,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六十日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受遗赠人的时间限制和继承人不同,必须在知道受遗赠后的六十日内明确表态。而且,这种表态既可以是书面形式,也可以是口头形式,但为了避免争议,最好采用书面形式留存证据。 ### 两者的区别和重要性 继承和遗赠的接受与放弃规定不同,主要是基于法律对不同主体的考量。继承人与被继承人通常存在更密切的身份关系,所以默认接受继承;而受遗赠人与被继承人关系相对疏远,所以需要及时表态。 无论是继承还是遗赠,明确接受或放弃的表示对于遗产的处理至关重要。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引发家庭纠纷,损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因此,在面对继承和遗赠问题时,一定要了解相关法律规定,及时、正确地作出表示。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